陈世林:桑榆花开,帮带传承耕新绿

新桥镇
2024/09/24 17:49
望潮
阅读 3457

头戴安全帽、手拿笔记本、腰系工具包,陈世林顶着烈日,陪着镇农办的“徒弟”穿梭在大街小巷,查看各项工程进度。在新桥镇,提起“老黄牛”,大家首先想到的就是“老陈”——陈世林。


今年66岁的他于2018年3月退休,在农办岗位奋斗了四十余年。他常与农业工程管理、农机管理等工作打交道。风吹日晒的工作经历让老陈的皮肤变得黝黑,但这也成为他独特的“勋章”。他说:“工作确实很忙,也没什么难的,但要有责任心才能做好。”



老陈的笔记本


老陈在工作时有两个习惯——亲自到现场和记工作笔记。“不亲眼去看,我心里不踏实。项目有没有按规定进行,进度如何,质量好不好,这些都需要到现场及时沟通和指正。”


至于总共接触了多少工程?老陈坦言记不清了,“短的工程历时6个月,长的3年。”


自1980年开始工作至今,工作项目都被老陈一笔一画详细记录在笔记本中,如今几十本厚厚的笔记本,都整齐摆放在书房中。


“那时候每个村庄平均只有1至2辆小型手扶拖拉机,整个村的田地都由这些机器来耕作,我要记录的就是这些机器的油耗。”提及第一次的工作笔记,老陈即刻回答说是农机管理。至于印象最深的工作,当属新桥镇前七份村的河道整治工程。


此前的前七份村内河直径为10米,且河面垃圾漂浮,是条知名的“黑臭河”,路人掩鼻经过是常态。


“整治工程虽然由设计公司定下图纸,但真正做工时,还有很多东西需要根据实际进行调整,比如做工时的假山、木桩数量等设计改动,这些就需要跑工地盯牢记录。”老陈说。


在工程结束后,前七份村内河摇身一变为直径50米的大圆,水质达到了二类水,河岸景观也焕然一新。


不只是前七份村内河整治这项工程,只要是陈世林经手的工程,总是收获好评。“没什么特别的,就是勤跑工地勤记录,凭自己的能力去把工作做好。”老陈笑道。



从退休到“复出”


退休后,闲不住的老陈非但没有享受清闲时光,反而保持着大忙人的工作状态。


由于退休时间恰巧赶上污水零直排工程试点工作,新桥镇人手不足,加之任务艰巨,只有对镇区足够熟悉,才能让这项工作快而有效、做到实处。于是,“站好最后一班岗”的使命又落到了老陈身上。


老陈工作经验丰富,又与相关工作人员配合默契,新桥镇最终成功将水质控制在五类水。“这和退不退休没关系,工作交到我手里,我总要负责。”他说。


老陈还将自己的一身本领传授给了接手岗位的“新人”,新桥镇农业综合服务中心主任许昊便是“亲传弟子”之一。


“混凝土质量是否达标,测试得近一个月才有结果,验收可等不了这么久,我就教他们如何在现场凭眼力去看。”老陈的小课堂总是“干货满满”。


刚接手时,许昊并未接触过有关工程管理的工作内容。“从立项到招标到施工,再到管工程、组织验收,最后审计结算存档,老陈给了我很多帮助,没有他我可能短时间内难以上手。”许昊说。


今年8月,新桥镇农办岗位又迎来了新面孔。“他叫陶盛治,邀请我在有空时一起到新桥的29个河道和16个补水点走一走、熟悉熟悉情况。以后来了新人,只要需要我,我都愿意来帮忙。”


老陈还是该镇离退休党支部书记,日常工作便是联络老干部党员,定期组织老干部党员深入学习党的最新方针政策,开展老干部工作,并通过多样化的活动促进老干部党员与年轻党员之间互动与学习,传承宝贵经验,共促双方成长。


至于退休后仍天天钻研各项污水工程,每日折腾各项工作累不累?老陈说:“只要我还有精力,只要政府有需要,我就会继续竭尽全力、发光发热。”


0 评论
加载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