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动自行车头盔质量几何? 如何守护安全?

无限台州   2020-06-10 15:42:41 阅读量:8088


佩戴头盔 守护安全


今天(6月10日)

《浙江日报》刊登

《脆生生的头盔,如何守护安全》



来看原文


近段时间以来,“头盔热”刷屏朋友圈。近期,公安部在全国部署开展“一盔一带”安全守护行动,6月1日起查纠骑乘摩托车不佩戴安全头盔行为,7月1日开始施行的《浙江省电动自行车管理条例》也明确规定,电动自行车驾驶人及搭载人应当佩戴安全头盔。


近日,记者来到杭州、台州等地电动车销售门店调查,走访乐清电动车头盔生产企业,发现这一产品正面临成长之“痛”——产品质量良莠不齐,安全参数缺乏规范。


日前,记者走入位于杭州德胜路的某品牌电动车店。听说要买头盔,店员从仓库拿出一款夏季头盔:“这款实惠,只要45元。”记者拿在手中观察。除了在背面看到“HSZ”字母以外,头盔上未标注合格标志、厂名厂址、产品批准号等信息;头盔内部是镂空塑料结构,不见对头部有保护作用的缓冲层。尝试着掂一下重量,不料,壳体护目镜上的螺丝便滚落在地。


“最近头盔涨价很快,进货难,店里卖得只剩几个了。”在台州市路桥区里王路,短短一条街密布着10多家电动车销售门店,街口某电动车店张老板主动和我们谈起行情。


一圈走下来,记者发现,虽并未发现“三无产品”,但头盔附带标志不一。比如,就产品名称来说,就有“电动自行车防风帽”“电动车头盔”“防护帽”等,产品标准号一栏多为企业标准,十几顶头盔有十几个标准。


骑行电动车时需佩戴什么样的头盔?一顶合格的头盔要满足哪些条件?采访中,记者发现部分市民并不了解。在路桥里王路,市民李德仁选了好一会还是有点懵,他判断:“有生产企业和生产日期标志的头盔应该可以了吧!”



5月以来,电动车头盔成“风口”。位于杭州的浙江方圆检测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专门提供社会化、商业化的检验检测服务。这段时间,他们陆续接到各中介公司委托来做产品检测的订单。


然而,谈及近一个月以来的检测结果,方圆检测机械轻工检测部副主任程力说:“总体来讲,电动车头盔的质量不容乐观。一些头盔佩戴拉力连30公斤的力都吃不住,壳体连30厘米高的落差也挡不住。”


记者目睹了一场实验。在高度30厘米的落地式碰撞测试中,一款从市场上采购来的电动车头盔立刻裂开八九厘米的口子;同等条件下,一款符合国家标准的摩托车头盔,却“挺”过了1.6米的测试高度。“实验还没有考虑骑行速度。如果在行驶中,前一款头盔对头部起到的保护作用十分有限。”实验人员说。


在程力看来,电动车头盔过不过硬,关键要看缓冲层和头盔外壳能否起作用。“碰撞时,缓冲层能迅速吸收能量,并降低头部脑震荡、颅骨损伤等风险。同样,坚硬的外壳也可以减少头部受到穿刺伤的概率。目前市场上的大部分电动车头盔没有配备缓冲层。”他说。


乐清市城东街道是我省头盔生产企业集聚地,产量约占全国同类产品的40%。近日,记者来到当地的美德摩配有限公司走访。


“我们盔体用ABS新材料,护目镜是PC聚碳,缓冲层是EPS泡沫,这些是目前市场上较好的材质了。”该公司总经理林钗媚随手从货架上拿起一个头盔壳体半成品,从5楼窗户直接扔下去,只见头盔从地上弹起,完好无损。



据了解,目前,摩托车头盔实行强制性产品认证,自行车、轮滑、滑板运动头盔也有强制性国家标准,但电动车头盔尚无相关标准。去年10月,乐清市头盔行业协会重新制定《乐清市头盔行业协会团体标准》,并将“电动自行车乘员佩戴的头盔”纳入其中。这份标准依据摩托车乘员头盔国家标准制定,并提出“壳体用全新的ABS材料”“缓冲层要较多吸收碰撞能量,材料对人体无毒、无害”。


针对电动车头盔在质量和市场管理等方面面临的问题,有业内人士指出,最近涌入头盔领域的一些企业,不乏为追求短期效益而牺牲质量的,期待政府部门能加强联合执法力度。此外,摩托车头盔与电动车头盔的安全标准是否存在差异,具体应有怎样的差异,无论相关生产者还是消费者都不甚清楚。为此,相关人士呼吁,希望电动车头盔强制性国家标准早日出台,为市场设立安全底线。


小编:沈宇航

主编:李璐

统筹:裴丽阳

监制:张霜剑

来源:浙江日报

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