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限台州

qrcode

扫一扫

手机上看更精彩

在企业家座谈会上,总书记为什么提到这几位国外企业家

无限台州   2020-07-28 22:32:29 阅读量:7091


音频








7月21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北京主持召开企业家座谈会,会上总书记特别提到了美国的爱迪生、福特,德国的西门子,日本的松下幸之助等著名企业家,并称赞他们既是管理大师,又是创新大师。这几位世界级的企业家在企业管理和创新上究竟有哪些过人之处呢?



7月21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京主持召开企业家座谈并指出: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企业家创新活动是推动企业创新发展的关键。美国的爱迪生、福特,德国的西门子,日本的松下幸之助等著名企业家都既是管理大师,又是创新大师。


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讲话进一步指明了企业家在创新活动中扮演的关键角色,以及努力把企业打造成为强大的创新主体的企业家使命。


创新的关键不仅在于掌握关键核心技术赢得持续竞争优势,更在于能够准确把握市场变化所带来机遇的企业家。


爱迪生是人类历史上第一个利用电气工程研究实验室,通过有组织的发明活动与大量生产原则相结合来打通从发明专利到进入千家万户的广泛应用产品量产之“创新链”,而对世界产生深远影响的第一人。

他所发明的留声机、电影摄影机和“二次创新”的电灯,颠覆了全人类的生活方式。爱迪生准确地捕获了市场中对于电灯灯丝耐燃性的要求,通过近3000次实验最终选定“钨丝”作为灯丝材料并沿用至今。

此后演变而成的GE公司更是成功“围绕创新链布局产业链”,引领美国制造登顶全球制造业高峰的典范。


福特更是世界上第一位使用流水线作业方式,实现大批量生产汽车,“围绕产业链布署创新链”而取得巨大成功的企业家。

“流水线模式”也发展成为20世纪大规模生产的典范,该生产方式使汽车生产从作坊跨进工厂时代,进而为现代工商业带来了一场划时代的革命。

更具创造性的是,福特为了让T型车进入寻常百姓家而创造了如今全球百姓买大件所普遍采用的商业模式“按揭”,这彻底改变了美国人和全世界人民的生活方式。

尽管福特的名字和汽车生产的概念紧密相连,但他在企业的制度创新方面也颇受赞誉。

福特公司在内部管理上提倡“无头衔管理”有效化解一系列上下级权力等级之间的矛盾。

此外,福特在劳工保护上也最早提出“8小时5美元工资制”,从提升效率和合理利润分享的角度改变了美国工人的工作方式和新型劳资关系的确立。



西门子作为全球第一台直流电动机的发明者,其技术被广泛应用于电梯、有轨电车、电力机车等发明中,催生了第二次产业革命如火山喷发般的“电气化”创新浪潮。

随着技术创新驱动-市场需求拉动的双向作用,西门子以优秀企业家的独到眼光和战略,进一步将电气化创新技术广泛应用于电缆、电气化铁路等“新基建”,并提出平炉炼钢法来革新炼钢工艺,其所创办的西门子公司成为全球最著名的创新引擎之一,亦成为“围绕产业链布署创新链,围绕创新链布局产业链”的成功典范。


创新决不仅仅局限于技术创新,制度创新也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靠制造灯头插座起家的松下幸之助是日本著名企业“松下”的创始人,除了一系列电器产品创新,他更是创立了引领日本企业成功的“终身雇佣制”“年功序列”等创新管理制度,因经营制度上的一系列革命而被誉为“经营之神”。

松下幸之助通过多种制度模式的创新,使团队凝聚力和员工归属感和创新潜能大大提升,并坚持薄利多销的原则,兼顾消费者、代理商、企业多方的利益均衡。他通过自下而上的技术创新和管理创新“双轮驱动”,成为带领日本制造成功实现“后来居上”的典范。

改革开放40年来,我国充分利用全球范围内第四次大规模的产业转移战略机遇,借助由人口红利和资源禀赋红利构成的“成本结构”比较优势,主动承接欧美日等发达国家和亚洲“四小龙”等新兴工业化国家的劳动密集型产业和低技术高消耗产业转移,成为全球产业转移的最大承接地和受益者,也逐渐形成全球范围内独具竞争力的工业体系和高效的生产供应链体系。


更难能可贵的是,中国企业家并不满足于被动接受产能和订单,而是更关注掌握技术和提升管理能力,在学习中有“忘却学习”、有“二次创新”、更有自力更生的创业精神。



在优秀企业家的带领下,实现了从OEM代工向ODM设计制造和OBM品牌制造的普遍升级,越来越多的中国企业安上了具备自主研发和设计能力的技术创新引擎和拥抱变革的管理创新引擎,从“血汗工厂”的初级阶段中走了出来。可以说,创新才是中国越过“追赶陷阱”和“中等收入陷阱”的根本。


//我们高兴地看到:

//


不仅仅有抓住“全球化制造”的浪潮而上升的华为、吉利、海康威视、海尔、美的、格力、杭氧等等一大批中国制造企业;


还有一大批踩着“第三次产业革命浪潮”而来的百度、阿里、腾讯、京东、小米等等平台型企业,通过在引进技术基础上的“二次创新”切入了全球产业链中的上升通道,很快地又踏上了“超越追赶”的路径,甚至踏入了原创引领的“无人区”。



究其关键,就在于早早安上自主的“创新引擎”。多年的研究表明,中国企业成功的共同关键有三:


// 首先是建立“开放系统”,开放就会引入“负熵”,就有了自我批判和学习的目标,就有了快速上升的阶梯;

// 其次是在学习中加强“二次创新”,早早地开展以我为主的工艺创新、管理创新和衍生型产品创新,进而形成“上台阶”的自主创新能力;

//再次就是抓住技术和产品范式转变的重大“机会窗口”,实现从“跟跑”到“并跑”和“领跑”的“变道/换道超车”。而这“三大关键”的背后,无不是优秀企业家的创新引领。


在“新基建”加速第四次工业革命浪潮到来之际,处于重大范式转变期的中国社会,正以“数字经济”牵引一场伟大的生产力革命。


可以预见,安上创新引擎的“后浪”企业家势将在更高的水平上,将中国经济带上一个全新的高度。


在这个重大的“机会窗口”期,重温历次产业革命的引领者和后来居上成功者的历史,对当代中国企业家们所提供的不仅是借鉴和榜样,更是更上一层楼的鼓舞。


习近平总书记在陕西考察时指出,要坚定信心、保持定力,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把实体经济特别是制造业做实做强做优,推进5G、物联网、人工智能、工业互联网等新型基建投资,加大交通、水利、能源等领域投资力度,补齐农村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短板,着力解决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要围绕产业链部署创新链、围绕创新链布局产业链,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迈出更大步伐。


在当下错综复杂的国际经济格局重塑的过程中,中国企业家们更应该自信地主动深入参与全球科技创新治理,与各国企业家们一起共筑人类命运共同体,通过更多源自中国的创新来为全人类的长远发展谋更大福祉。


我们相信:肩负创新使命的新时代企业家们定能释放出非凡的创造力,引领中国乃至世界经济走向新的繁荣。

小编:沈宇航

主编:裴丽阳

统筹:杨丹宁

监制:高建平

来源:涌金楼

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