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限台州

qrcode

扫一扫

手机上看更精彩

走向我们的小康生活 | 黄岩李家山村:高山之巅 托起致富梦

无限台州   2020-08-13 18:00:42


高山之巅,彩云之上

一个名为李家山的小山村里

这几天正洋溢着丰收的喜悦


(视频时长:1分20秒)


优越的生态环境、独特的气候条件,孕育了绿色优质的高山蔬菜。这些时令蔬菜十分畅销,一上市就被销往全国各地,端上各式餐桌。靠山吃山,曾经困住李家山村民的大山,如今正托起农人的致富之梦。


穷山沟要盖新楼房


早上6点,黄岩区西部山区的富山乡李家山村还笼罩在一片迷雾之中,村民们已经早早在自家的蔬菜地里忙活。茄子、黄瓜、尖椒,油光闪亮、鲜嫩水灵的新鲜蔬菜被采摘下来,村民们一框框地运回家,准备分检、包装、出售,大家忙碌而又喜悦。“现在高山蔬菜刚开始上市,茄子一斤批发价是4.5元,尖椒4元,四季豆要3元,一车菜运出去能卖1万多。”村民李仁富喜滋滋地说。



李家山村平均海拔600多米,近二十多年来,村两班子接续奋斗、埋头苦干,携手村民大力发展高山蔬菜种植,把一个山沟沟里的小山村建设成为了远近闻名的蔬菜种植专业村,也让老百姓的生活更加幸福。


而谁又能想到,在十几年前,李家山道路不畅、房屋破旧,村民守着“绿水青山”,过着穷日子,是有名的“穷山沟”。村民潘春木说:“以前相当穷,我和家人都住茅草屋,我结婚后住了8年茅草屋,村里破破烂烂的,到处都是露天粪坑,环境脏乱差问题很严重。”


屋漏偏逢连夜雨。2004年8月,贫穷的李家山村突然遭遇“云娜”台风的袭击,超强台风带来的山体滑坡导致19户村民的房屋毁于一旦。虽然大家都平安转移了,但是一夜间,村庄变得更破了,还多出了许多危房。“整个村庄受损了,台风大水过去之后,地质专家过来鉴定,我们村里省一级地质灾害一处,省二级地质灾害两处,全村102户354人没办法居住,急需搬迁。”李家山村党总支书记李德兴说。



在乡政府以及相关部门的牵线搭桥下,李家山村开始实施“安迁工程”。富山乡政府、驻村干部、村两委一起确定了安置区块,安置区征迁范围。宁溪镇纪委书记胡金清是当时李家山村的驻村干部,驻村11年的胡金清全程参与了李家山移民安置区的建设。“当时很多被征地的村民都在路桥、椒江打工,我和村两班子成员跑遍了所有征迁户,做好被征迁户的思想工作,在一个星期内完成了政策处理工作。”胡金清说。


安置区宅基地落实了,很多村民却没钱盖新房。时任黄岩农村合作银行富山支行行长的李法根是李家山村农村指导员,知晓这一情况后,决定向有资金需求的建房户发放低息贷款。“我们向建房户发放了5万至30万元不等的低息贷款,一共发放了250余万元,帮助村民早日住上舒适、安全的新房。”李法根说。村里家家户户都建起了新房,村里的环境开始改变,但每家每户欠的债款还压在村民的心头。


种蔬菜奔向好日子


山高路远,没有基础,难以发展工业,村两委瞅准了高山优势,决心发展高山蔬菜产业。李家山有种蔬菜的传统,但从来没有大规模种植过,村民们心里都没底,不敢放开手脚大干,村两委商量后决定出台奖励政策,鼓励村民种植高山蔬菜。“种1至3亩,每亩奖励200元;种3至5亩,奖励250元;种5至10亩,奖励300元;种10亩以上奖励400元。” 李德兴说,政策一出,村民的热情上来了,当年村里就种植了200多亩蔬菜。



菜种下了,怎么卖,村民还是有很多顾虑。村民潘如林说:“一开始我们也有心事,这里地方偏僻,路又不好,怕菜种好了卖不出去,都不敢大面积种。” “ 第一年的收成也不太理想,黄瓜种起来根根笔直的,有些甚至‘水桶’这么粗。” 村民李仁富说。


为了解决蔬菜的销路问题,村两委决定由当时的李家山村村委会主任李仁冲牵头,20名种植户联合入股,组建了李家山蔬菜专业合作社。李家山村委会副主任、李家山蔬菜专业合合作社理事长李仁冲说:“都不敢种,怕种多了卖不出去。我当时就办了一个合作社,他们自产自销能卖出去就没问题,卖不出去的,我们合作社统一收购,再运出去卖。”



有了种植补贴和销路,村民们都能安心种菜了。李仁昌现在是村里的种植大户,当年在外经商的他却带着十几万的债务回到村里。在村两委的帮助下开始尝试种菜,如今他种高山蔬菜每年收入都在20万元以上。“当时盖了新房,欠债更多了,种了蔬菜后,总共一两年时间就把账还了,房子盖好,也装潢了。我相信只要种下去就有效益,效益高就像一剂强心针,以后年年都会种下去。”李仁昌说。


“到了第二年,李家山高山蔬菜牌子打响了,那年风调雨顺,蔬菜价格也比较高,大家赚了钱,把银行借贷的钱都还了,村民没了债务,心里就踏实多了,种菜也更专心了。”李仁冲说,现在李家山全村村民种植的高山蔬菜面积近700亩,年均总产量达到1200多吨,全村仅靠种菜就可实现年收入500多万元。


富裕起来的李家山村终于有了一定的底气。村里建起了一个生态公园,完善了绿化,配置了健身器材,还花大力气做好通村道路硬化,推进生态湿地污水处理工程,改善了村民的居住条件和村庄环境,李家山村面貌焕然一新。“现在环境相当好了,在我们书记、主任的领导下,日子越过越好。”村民潘春木说。


新征途更上一层楼


村民的日子好了,发展的脚步却不能停下。李家山充分发挥良好的绿水青山资源,挖掘高山避暑特色,鼓励村民发展乡村旅游。村民王六勤投资了近300万元,在村里建起了第一个民宿。“我在这里办农家乐,村里人觉得办得挺好的,有时候游客多得房间都不够住。我就想着鼓励周边的村民也一起办,这样办起来更有兴致。农家乐开得多,游客来这里玩,也能促进当地的农副产品销售。”王六勤说。



如今,每到周末或者节假日,越来越多的游客会专程赶到这里,吃高山蔬菜、体验采摘游、住特色民宿,感受乡村休闲游的乐趣。村里的民宿越来越多,李家山村餐饮管理公司顺势成立,农家乐、民宿由公司统一经营,一条龙服务。李家山村还筹资60余万元,为远近闻名的“荡荡岩”景区修建了游步道,吸引更多的游客。


2018年,全市行政村规模调整,原先的李家山村、葡萄坑村、东坑村合并为新的李家山村,新的李家山又开始面临新的发展机遇。“下阶段我们村要做的是,选好推好两班子成员,把村里面的产业做大做强,使村实体经济强起来,老百姓富起来,村庄美起来,让老百姓更有获得感与幸福感。”李德兴说。


小编:黄雪妮

主编:李璐

统筹:周颖

监制:牟毅

来源:掌上黄岩

转载请注明出处

阅读(5518)